
作者|冷研作者團隊-明憶
字數:4125,閱讀時間:約8分鐘
編者按:在很多人眼里,明朝和后金的戰(zhàn)爭,畫風是牛氣哄哄的大明,突然之間一戰(zhàn)被一群林子里漁獵部落民一頓暴捶,之后不僅丟掉了一個省份,甚至為了對付這伙漁獵部落民建立的國家,還把國家的半條命搭上。那么問題來了,努爾哈赤所率領的建州女真只是一群森林里,過著游牧生活的落后野蠻人嗎?那他們又是憑什么,能讓大明王朝在自己經營了二百余年的遼東折戟沉沙呢?

▲后金軍隊
一說到漁獵民族,很多人受到韓國影視和刻板印象的影響,會想當然地把明代的建州女真,想象成類似北哨兵島和亞馬遜雨林深處的土著民那樣,和當地的生態(tài)食物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。
雖然在明代的永寧寺碑上,的確記載有 “況其地不生五谷,不產布帛,畜養(yǎng)惟狗……或以捕魚為業(yè),食肉而衣皮”,但明朝當時設立的奴兒干都司,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地理概念。而且翻開明朝和朝鮮的記載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建州女真的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,從明初一直到后金政權建立,所產生的巨大變化,完全能稱得上一個“天翻地覆”。

▲明代女真人
首先有個在今天網上常被矯枉過正的問題,建州女真的生產方式雖然的確長期以漁獵為主,但這并不代表建州女真人就不會飼養(yǎng)馬匹。且不說明朝和朝鮮與建州女真之間的馬市,所交易的貨物中,馬本身就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。在朝鮮的許多史料見聞中,也并不乏建州女真飼養(yǎng)馬匹的記載。

▲遼東馬市
不過不同于蒙古人這種比較正牌的游牧民族,建州女真的飼養(yǎng)的馬匹數量較少。比如在成化年間,被當作明-朝鮮聯(lián)軍犁庭掃穴的目標之一的建州女真首領李滿住,他下轄的一個部落便是“率三十余戶居焉,常養(yǎng)馬十二匹”。
這些數量非常有限的馬匹,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,并非是為了放牧畜群,而是用來給獵人或采集者,能在更大范圍內尋找獵物的坐騎。因而在明代《遼東志》中,對女真人評價:“諸夷皆善馳獵”。這種游獵的生產方式,依然能在今天飼養(yǎng)馬和馴鹿的鄂倫春獵人身上看到。

▲早期建州女真人的生活方式類似今天的鄂倫春人
不過,如果只是維持這種游獵的生產方式,那么建州女真對于臨近的明朝和朝鮮威脅,頂多只能像18、19世紀的大平原印第安人一樣,只會對西部定居的美國移民會帶來生命威脅,但遠不足以對整個社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。然而隨著建州女真的經濟生產開始發(fā)生改變,地區(qū)力量的天平也開始出現(xiàn)傾斜。

作為建州女真社會發(fā)展的最大變量,那就是農業(yè)和商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在農耕方面的發(fā)展,早期建州女真的農業(yè)生產,主要是依賴從明朝和朝鮮邊境劫掠來的百姓,將他們作為部落首領所有的 “耕田阿哈(即農業(yè)奴隸)”,專門為部落首領進行農業(yè)生產。
再由部落首領則用“耕田阿哈”們生產的農產品,作為手下“諸申(女真百姓)”聽從他調遣的基礎酬勞,這也就形成了《建州聞見錄》中:“奴婢耕作,以輸其主,軍卒但礪刀劍,無事于農畝者”的情況。

▲劫掠明朝和朝鮮邊境的女真人
建州女真這種損人利己的經濟模式,自然是求錘得錘。隨著成化犁庭的發(fā)生,建州女真的歷史也開始發(fā)生了巨大的改變。不過在明朝對建州女真打出暴擊后,如何能永久性地消除女真的劫掠,便成了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。
對此,明朝開出的藥方,是開始嘗試扶持建州女真的農耕經濟,通過提供大量生產工具、牲畜、種子,希望女真人自己喂飽自己,不再會因缺乏物資而外出劫掠。這一行為如果單純從經濟學上來看,似乎能夠做到邏輯自洽,但理論很豐滿,現(xiàn)實很骨感。
隨著建州的女真人口大幅度提高,農業(yè)卻因為受制于明清小冰河期的氣候影響,即使當時的建州已經是“兩岸大野,率皆耕墾,農人與牛,布散于野”,但到了努爾哈赤時期,農耕的產量依舊是“奴雖強而糧不繼,勢不得不取給清”。

▲明代的東北地區(qū),農業(yè)生產條件和今天的東北大糧倉完全不同
不過這里似乎就出現(xiàn)了一個悖論,一般農業(yè)地區(qū)的人口,基本是和該地區(qū)的農業(yè)產出相關,那么為何建州女真會出現(xiàn)超越農業(yè)產量的人口增長呢?答案是商業(yè)。從明代永樂年間開始,遼東地區(qū)便開放了與建州的馬市。
到宣德年間,更是放寬了交易的商品類型。建州地區(qū)的獸皮、藥材、山貨等各種物資,都被允許作為貿易的對象。同時貿易的參與者,也不再只是建州的女真部落首領和明朝政府,民間百姓也被允許進行市場交易。

▲遼東馬市逐漸演變成單純的貿易口岸
除了自由度的提高,遼東馬市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。除了最早在永樂年間開放的開原,到天順年間又開放撫順,而到萬歷年間,干脆一口氣 “神廟初,復拓寬奠六堡”。之后隨著朝鮮之役后,遼東人參貿易的火熱,大量白銀通過遼東涌入建州。貿易量的不斷增加,帶來的是建州地區(qū)商品經濟畸形的繁榮。
除了人口方面的超越農業(yè)生產力的增加,到了明代中后期,隨著大量白銀涌入明朝,在與明朝的貿易中,大量白銀也涌入建州。但受限建州女真有限的生產力,白銀所導致的通貨膨脹,甚至比明朝更為嚴重。

▲商品經濟的繁榮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
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,努爾哈赤在建立后金之前,為了加強對統(tǒng)治下女真諸申的控制,禁止諸申私自前往朝鮮貿易和采挖人參。根據《建州圖錄》的記載,在一次懲治諸申董海老一行私自越境到朝鮮采挖人參。作為懲罰,努爾哈赤開出的罰單便是“罰牛一頭或銀十八兩”。
如果只看這個罰單的開價似乎還沒感到離譜的話,那么再來看同一時期,明朝的物價。在萬歷年間的《明會典》中,記載當時官府采購一只牛的價格是6兩。換言之,在建州地區(qū),能和一頭牛等價的十八兩銀子,在明朝的北京完全可以購買三頭牛。

▲牛價虛高也反映出建州地區(qū)農業(yè)生產的牲畜本身并不富裕
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雖然明朝和朝鮮一直都認為開放馬市的行為,是安撫建州夷民的舉措,但實際上,在生產力無法跟上人口和市場需求的畸形商品經濟繁榮下,建州女真對于擁有農業(yè)生產技術的生產奴隸,需求量反倒大大增加。
到努爾哈赤統(tǒng)一建州之前,建州地區(qū)一個成年奴隸的價格,已經高達“牛馬二十余頭或牛馬十七頭,衣七領”。而且商品經濟本身,還讓建州女真能夠支撐起專門從事劫掠人口的職業(yè)化掠奪者?!独畛瘜嶄洝分芯陀涊d有:“不事農業(yè),以作賊為事,所虜人馬,轉賣深處,以生為利”的女真掠奴部族。

▲職業(yè)化的女真掠奴者為明朝和朝鮮邊境帶來了更大的威脅
更重要的是,雖然經濟發(fā)展處于畸形的狀態(tài),但是商品經濟的繁榮、有限的農耕經濟發(fā)展,依然讓建州女真開始進入了封建社會。即使在努爾哈赤統(tǒng)合建州各部之前,在建州的各個部族已經出現(xiàn)了大大小小的城寨。
在明朝和朝鮮的記載中,各個女真部族首領所控制的,也從游獵的“部”,變?yōu)榱硕ň拥摹罢?。而到了努爾哈赤時期,他的根據地,經營了三代人的赫圖阿拉,僅內城規(guī)模就有“以木石雜筑,高可數丈,闊可容數三萬眾”。

▲建州女真的城寨在規(guī)模和功能上類似俄國17、18世紀在西伯利亞地區(qū)的城鎮(zhèn)
不過一個尷尬問題是,不僅只是建州女真的農業(yè)發(fā)展受到了自然條件的限制,明朝遼東的農業(yè)發(fā)展也同樣因為自然環(huán)境的影響而處于滯后狀態(tài)。從明洪武年間控制遼東之后,遼東地區(qū)長期都需要來膠遼東海道,從山東地區(qū)運送糧食和布匹來供給遼東軍民的日常生活。
在明朝遼東自己都要靠別人養(yǎng)活的情況下,能夠通過遼東貿易到建州的糧食、布匹本身就非常有限。而隨著明代中后期遼東人口的不斷流失,尤其是萬歷朝鮮之役和之后的礦監(jiān)太監(jiān)高淮亂遼,讓遼東的人口和正常的農業(yè)生產都遭受了極大破壞,以至“少壯強勇之夫,亡入建州什四五”。在這一情況下,遼東地區(qū)維持穩(wěn)定的對建州貿易,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▲明朝遼東的社會危機也影響到了建州的生產生活
也正是在這一時期,明朝和建州女真之間的關系,開始從不尷不尬地維持著表面的和睦,開始變得劍拔弩張。畢竟商業(yè)貿易的繁榮,是當時維持建州穩(wěn)定最大的基礎條件。同時,隨著努爾哈赤完成了對建州女真的統(tǒng)一,建州女真實際上也在進行著社會轉型。
隨著努爾哈赤對封建等級秩序的構建,以及大量來自明朝遼東和朝鮮邊境的逃難百姓前來,建州女真中廣大的“諸申”,政治地位開始下降,并且生產生活開始受到所屬貝勒的嚴格控制。

▲努爾哈赤統(tǒng)一建州對女真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改變
這些集權措施,雖然對于提升政權實力非常有效,但對民間生產控制的增強,必然導致民間商品經濟活力和產能的下降。在建州女真依舊非常依賴商業(yè)貿易的情況下,能否獲得足夠的糧食、布匹,就成了維持政權存續(xù)與否的關鍵。
而為了這一目標,努爾哈赤將掠奪來的明朝和朝鮮百姓,統(tǒng)一編為專門用以農業(yè)生產的“養(yǎng)人”,同時調集諸申進行大規(guī)模農墾。然而正如前文所說,雖然《清太祖武皇帝實錄》中,吹噓此時已經建州“谷物豐足,糧庫充裕”,但實際情況則是努爾哈赤自述的“我國向無積蓄”。

▲在入侵遼東之前,努爾哈赤就已經面臨巨大的糧食供給問題
在這一情況下,努爾哈赤政權的唯一出路,就只有向南獲得更加適宜耕種的土地。實際上早在努爾哈赤和明朝翻臉之前,努爾哈赤就已經開始謀求明朝遼東的土地。在薩爾滸之戰(zhàn)前,努爾哈赤就已經派人進入明朝遼東境內,在無主荒地進行墾荒種地。而注意到建州女真異動的遼東邊軍,也針對建州女真對其農田進行破壞。

▲明朝和女真的沖突在薩爾滸之戰(zhàn)前,從邊境劫掠轉變?yōu)榱松a資料的爭奪
最后,如果從明朝的角度來看,針對遼東戰(zhàn)爭,總能有無數的理由來總結明朝的失敗。但如果從后金的角度來分析,那就只有一個非常純粹的原因,那就是這場戰(zhàn)爭是有關建州女真政權的生死存量爭奪。所以明末的遼東地區(qū),實際上面臨著“兩個只能活一個”的無解狀態(tài)。
參考資料
《明代遼東邊疆研究》張士尊
《明代東北》李建才
《明代奴兒干都司及其衛(wèi)所研究》楊旸
《有關滿足入關前社會性質的幾個問題》姜相順
《滿族入關前生活方式變化的歷史思考》馬涉湘
《邊地視野下的遼東女真》奇文瑛
《明清之際遼東佟氏先世考辯》楊海瑛
《明廷針對女真擄掠漢人現(xiàn)象的政策及其演變(1423-1479)》邱子晉 陳力
《清朝前紀》孟森
《中國東北與東北亞古代交通史》王綿厚
《明代登遼海道淺析》劉俊勇 王露
《明萬歷年間北京的物價和工資》高壽仙
《軍糧供需與明清遼東戰(zhàn)爭(1618-1642)》朱鴻
《明代遼東馬市探析》李良紅
《建州聞見錄》李民
《遼東志》任洛
《全遼志》李輔
《三朝遼事實錄》王在晉
《李朝實錄》
《明實錄》
《明史》
《清史稿》
《清實錄》
《滿文老檔》
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(chuàng)稿件,主編原廓、作者明憶,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。部分圖片來源網絡,如有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好了,這篇文章的內容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,如果大家網絡推廣引流創(chuàng)業(yè)感興趣,可以添加微信:80709525 備注:發(fā)貨聯(lián)盟引流學習; 我拉你進直播課程學習群,每周135晚上都是有實戰(zhàn)干貨的推廣引流技術課程免費分享!